人工髖關節置換有哪些種類選擇? June 21, 2023

分享至

 

人工髖關節置換有哪些種類選擇?

帶你認識人工髖關節

人工髖關節,被譽為史上最成功最重要的骨科發明物之一

自從1891年德國Themistocles Glück教授用象牙幫病人置換股骨頭起,人工髖關節便蓬勃發展,歷經許多的設計更迭,科學家和醫師共同尋找更耐用、更親合人體的材質,時至如今,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已經是一個發展成熟且效果極佳的手術。

市面上也有許多的廠牌,醫師一般根據自身訓練,而提供患者自己最熟悉的廠牌,會有最好的效果。但不管廠牌,材質大致分為金屬、陶瓷、聚乙烯。

人工關節元件
一、不動元件

為穩定和身體骨頭緊密結合,通常在金屬表面有小孔,使骨細胞向內移行,長入骨質,像神木的根系牢牢的抓住地面。有可能因骨質疏鬆或感染造成鬆動。

股骨炳 :

為長椎狀構造,當插入骨髓腔時,可以牢靠的撐住皮質骨,增加穩定,減少旋轉。若骨質良好且固定良好,手術後即可下床依靠枴杖負重行走,若骨折不好有鬆動的可能,醫師會選擇使用骨水泥將股骨柄和股骨直接固定,便可直接受力行走。

髖臼杯 :
為碗狀金屬,粗糙面有小孔,將髖臼磨損的軟骨和硬化的骨質清創後,用螺釘和骨盆固定

1)健保髖臼杯: 小孔為噴砂製造
2)3D列印髖臼杯: 整個髖臼杯及粗糙面為鈦金屬3D列印製造,粗糙面結構等同人體海綿骨結構,可使骨細胞於短時間移行,形成骨質,從而穩固結合

二、活動元件

為碗狀及球狀構造,可造成活動,材質的不同決定磨損的速度。

襯墊 :
為碗狀結構,材質分聚乙烯、陶瓷及含維他命E聚乙烯
球頭 :
為圓球狀結構,材質分金屬及陶瓷
髖臼杯
墊片
股骨頭
髖關節置換選項
1.雙極半髖人工髖關節置換

若損傷未影響髖臼,例如股骨頸骨折或無髖臼磨損的股骨頭缺血壞死,我們就可選擇使用半髖人工髖關節做置換手術,將受損的股骨頭移除,將股骨柄植入骨隨內腔中,將金屬球頭崁入聚乙烯襯墊及金屬外殼中,金屬外殼會慢慢調整去貼合人體髖臼(金屬外殼並未與人體結合),依靠金屬球頭和聚乙烯襯墊來作動。

 
.聚乙烯襯墊
(金屬球頭)
.陶瓷襯墊
(陶瓷球頭)
 
2.全髖人工髖關節置換 (聚乙烯襯墊 - 金屬球頭)

當損傷遍及全部髖關節,醫師一般便會建議置換全髖人工關節,最普遍使用的是聚乙烯襯墊-金屬球頭的活動元件組合。但聚乙烯經過長時間的受壓摩擦,容易崩解磨損,造成下方金屬球頭在活動時搖晃,碎裂的聚乙烯被巨噬細胞吞噬,引發炎性反性,會造成骨溶蝕。一般而言,此種介面使用年限約10~20年,可能就會需要作人工關節翻修手術。

3.全髖人工髖關節置換 (陶瓷襯墊 - 陶瓷球頭)

若是活動介面改為醫用陶瓷,便幾乎不會產生磨損,使用年限可拉長至30年以上,目前為第四代二氧化鋯陶瓷,以改善之前太脆而有破裂的風險。並且因為無磨損的問題,所以襯墊可以做得很薄,使球頭元件可以很大,便可以減少脫臼風險,增加關節活動角度。

4.全髖人工髖關節置換(聚乙烯襯墊 - 陶瓷球頭) (維他命E聚乙烯襯墊 - 陶瓷球頭)

研究發現,若是介面選擇聚乙烯襯墊-陶瓷球頭,其磨損量也和陶瓷-陶瓷界面相當,近乎沒有磨損的問題,而且降低醫療成本,也沒有陶瓷摩擦造成的異音。將硬碰硬(陶瓷-陶瓷)的介面改為軟碰硬(聚乙烯-陶瓷),也更減少破裂的問題。若聚乙烯襯墊的製程加入維他命E,可使整體結構更為堅固,並且能吸收氧化電子,減少劣化衰變。

聚乙烯襯墊 - 陶瓷球頭
維他命E聚乙烯襯墊 - 陶瓷球頭
5.全髖人工髖關節置換 (雙動式髖關節)

人工髖關節的發展,一項很重要的考量,便是如何增進關節活動且不會造成關節脫臼。一般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後,不建議使用蹲式馬桶,不建議坐太軟的沙發,因為髖關節彎曲的角度太大時,很容易會發生脫臼,常需要來急診,在麻醉鎮靜藥物輔助下復位,有時甚至需要到手術房,重新翻修。所以最新的設計,便是「雙動式人工髖關節」,它將原本固定式的襯墊,變更為一個巨大球狀活動介面,套在原本的小球頭上,造成總共有兩個活動介面,稱為「 雙動」,使原本的關節能夠轉動更大的角度,而且不會脫臼。原本是禁止動作的蹲踞和翹腳,若術後配合積極復健,增加肌力,就可以減少脫臼的機會。然而,要避免脫臼,最重要的還是手術醫師的經驗以及病患的良好配合。

一般人工髖關節:活動角度小,動作受限
雙動髖關節:活動角度大,行動自如
醫師介紹

何旭育
主治醫師

現任

骨科 主治醫師

專長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翻修
微創骨科創傷
骨盆創傷
肌肉、軟組織損傷、傷口處理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馬偕醫學院臨床講師
骨科專科醫師
骨科創傷醫學會理事
竹山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