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心臟沒力 - 心臟衰竭 September 22, 2021

分享至

 門診時常會有病患抱怨全身無力、虛弱、食慾不振,覺得是『心臟沒力』。但真的是心臟功能下降造成的症狀嗎?在此跟大家簡單介紹『 心臟衰竭 』。

 

【心臟衰竭的定義和症狀】

心臟功能變差 (常見原因: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冠狀動脈阻塞、嚴重瓣膜性心臟病、長期酗酒或海若英濫用等) 造成身體各個器官接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進而造成心臟衰竭的各種症狀:全身無力、活動或平躺會喘不過氣、心悸、下肢水腫、腸胃蠕動變差吃不下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兩樣症狀就是:活動喘及下肢水腫。

如果接受檢查,可以在胸部X光看到心臟擴大甚至肺水腫。心臟超音波是評估心臟結構和功能方便又準確的檢查:可以量測心臟腔室是否擴大、心室是否肥大、收縮功能是否下降、瓣膜是否閉鎖不全或狹窄。

 

【心臟衰竭的症狀分級】

大多是藉由紐約心臟衰竭量表(NYHA heart failure calcification)依症狀嚴重程度來分類:症狀分級越高,表示越不穩定,預後越差。但現在藥物及輔助儀器介入的治療指引越趨完善,大多不穩定的心臟衰竭病人好好配合治療,多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及減少反覆住院機會。

 

 

【心臟衰竭的治療和保養及預防】

造成心臟衰竭的原因應鑑別和控制 (如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手術置換瓣膜、治療惡性心律不整等)優先。例如舒張型心臟衰竭大多是長年高血壓或是糖尿病控制不佳造成,治療就首重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嚴格控制,以維持心臟功能及減少繼續惡化。收縮型心臟衰竭可能有60-70%合併心血管疾病,接受心導管手術將阻塞血管打通,對於心臟功能恢復和維持就很有幫助。

 

 

藥物的選擇除了對於本來的慢性病(三高)加強控制外,優先選擇對收縮型心臟衰竭預後有改善證據的 (1) 血清張力素轉換脢抑制劑(ACEi/ARB) (2) 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beta-blocker)(3) 醛固酮拮抗劑(MRA)(4) 利納胜太分解脢抑制劑 (ARNI)。近年研究更發現新的血糖藥物: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 (SGLT2 inhibitor)除了降血糖以外,對於心臟衰竭及慢性腎病變都能有效改善預後!歐洲心臟學會於今年新的心臟衰竭治療指引更是直接將其列為心臟衰竭第一線用藥,相信再過不久健保一定也會開放這類藥物可以使用在心臟衰竭及慢性腎病變患者。

 

現今心臟衰竭患者在新的治療指引,多重藥物介入下幾乎都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甚少有以前反覆住院的困擾。當然除了藥物以外,水分/鹽份的監控(心臟衰竭患者必須限鹽和注意水分滯留)和良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對於心臟衰竭的控制都有幫助!預防永遠甚於治療!在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初期如果能認真控制,多半心臟功能可維持在平穩狀況,減少日後進展成心臟衰竭的機會。

 

 

醫師介紹

高敏恆
主任/主治醫師

現任

心臟內科 主任/主治醫師

專長

高血壓、心臟衰竭、缺血性心臟病
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
周邊血管疾病

學歷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

經歷

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研究醫師
衛福部利金門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暨心導管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