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退化 手術治療 May 12, 2021

分享至

膝關節的手術選擇

嚴重的關節發炎、變形、穩定性差的病患,若無法透過保守治療改善不適,就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包括以關節鏡作滑膜切除術及軟組織修補、切骨矯正手術等保骨的手術,如果關節軟骨磨損過多,則考慮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以下為常見的手術治療方式介紹:

 

關節鏡手術(微創手術)

在膝關節前方劃開兩至三個小傷口,放入關節鏡,放大診視關節內組織病變及細小傷口。

  1. 修補破裂的半月板軟骨,恢復力量傳導。

  2. 若有小範圍軟骨損傷,可行清創、微骨折或軟骨移植使病灶改善。

  3. 十字韌帶若有受傷或斷裂,可行清創及韌帶重建。

  4. 切除發炎的滑膜,改善關節疼痛的症狀。

 

 

高位脛骨切開術(保膝手術)

對於較年輕或初期關節炎的病患,有工作及運動的需求時,可考慮以高位脛骨切開手術,來改善膝關節壓力分布不均的情況。

 

這種手術是將近端脛骨切開,調整使髖-膝-踝的生物力學軸線的回覆正確位置,再施以骨板骨釘固定使骨切開處癒合。因目前骨板的材質及電腦影像的進步,搭配3D列印技術印出手術輔助工具,精準計算及計畫手術的成效。且這種手術並不切除軟骨,完全保留骨本,並保留膝部本體感覺,術後便可依靠枴杖下床活動,有效減輕疼痛。

 

 

半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微創手術)

有時關節病變只集中在一側,另一側的軟骨還算完整, 因此半膝關節置換是僅將病變的部分切除,替換成人工關節, 故傷口較小, 軟組織破壞少。依據臨床追蹤結果,約有超過90%的正向療效。 病患在手術後當天即可下床練習走路,可很快進行復健治療, 較快恢復至正常生活, 大部分病人可在2至4周內恢復。

 


髕股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若在蹲踞或下樓梯時會異常疼痛,有可能是髕股關節退化。此手術置換了髕骨-股骨的介面,但保留了股骨-脛骨關節的骨頭及韌帶,因此,手術後膝關節的運動軌跡、走路步態,皆與大幅改善。

 


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微創/傳統術式)

當軟骨嚴重磨損,影響至所有關節面,一般就無法靠保守治療獲得減緩,則需考慮做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全人工膝關節經過十幾年來的發展,設計與材質都發展成熟,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如果沒有併發症,關節置換後,平均可以維持15年以上。目前由於其療效穩定,成為嚴重等級退化性關節炎的首要治療選項。

 

醫師介紹

何旭育
主治醫師

現任

骨科 主治醫師

專長

微創人工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翻修
微創骨科創傷
骨盆創傷
肌肉、軟組織損傷、傷口處理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馬偕醫學院臨床講師
骨科專科醫師
骨科創傷醫學會理事
竹山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